第53章 053 老先生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文盲的北宋生活!
魏拾遗说的那办法对古代人来说是创新, 但是对现代人来说却是司空见惯,那就是把桌子制成转盘餐桌。菜放在转盘桌上,不管怎么样, 也就不能只吃一道菜了。
古代有许多能工巧匠,他们的手艺很是精湛, 只要提供图纸, 就能制造出来。
转盘餐桌大致分为三类:手动转盘, 电动自动转盘, 无电自动转盘三种, 这三种转盘餐桌在现代都能制作, 并且广为使用。不过在古代, 他们就只能制造手动转盘餐桌。
魏拾遗大概记得转盘餐桌的制造主要是依靠轮轴支撑桌面转动,可桌面在轮轴上要如何保持稳定,他就不知道怎么解决了, 虽说这个时代有许多匠人, 但他也不知道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
魏拾遗把他心里想的告诉了周赟, 周赟听完,微垂着眸想了许久,说道:“你把图纸画出来,然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写上去,我带到监造局去,看他们能不能做。”
“监造局?”魏拾遗略微疑惑,“那不是造武器的地方吗?”
周赟看了一眼魏拾遗, 似乎在说他怎么这个都不懂,然后说道:“监造局除了监造武器, 还会监造一些日常器具,有两个不同的制造地方, 但都归监造局管。”
所以说,魏拾遗又问了一个常识问题。
把桌上的茶端起来喝了,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魏拾遗告诉周赟他这就回去画,就起身堪称急切的走了。周赟看着魏拾遗落荒而逃的背影,良久之后,拳头抵着唇低低的笑了出来。
图纸并不难画,魏拾遗很快就把图纸画了出来,只是和吊柜不同,旋转餐桌的细节方面他画不出来,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提出的创意,有时候,能做是一个方面,创意又是另一个方面。
在周赟哪儿丢了脸,魏拾遗就没亲自把图纸送过去,而是找了一个小厮送过去。然后他就稍微转移了一下注意力,他心里虽然很想知道监造局那边能不能做出来,但他也不能整天的问,于是他便和以往一样读书做事。
直到三天后,魏拾遗再次见到周浦,他才知道那旋转餐桌做出来了。
魏拾遗很高兴,他提出他想去看看旋转餐桌,然后想看看效果,同时也想给李家酒家定做几张,不过周浦告诉他不用过去,当时魏拾遗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那个下午他看到周赟来了,然后他身后还跟着扛着桌子的周浦几人,顿时就明白了。
“这旋转餐桌是送你的。”周赟道。
魏拾遗有点懵,然后他就听到周赟继续说这是感激他拿出旋转餐桌这个点子的,旋转餐桌造出来,他们在监造局当场就试用了一番,效果很不错。饭菜放在那桌子上,不用人站起来也能夹到比较远的菜。
而且那旋转桌子还能调整速度,手上的力气越大,就转得越快。想吃哪里的菜,就能把那道菜转到自己的面前。然后他们把那一张桌子搬到了那个老先生家里,和老先生吃了一顿饭,终于老先生不是只吃面前的一道菜了。
当然,旋转餐桌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
“这几张桌子,谢了。”魏拾遗向周赟道谢。
周赟不可置否,微微挑了挑眉,就让人把好几张旋转餐桌搬到了李家酒家。
李家酒家新进了旋转餐桌,这也算是一个宣传点,李三叔现在不用魏拾遗出主意了,他自己就能找到宣传的点,于是李家酒家的声音又高了一波,不知不觉间李家酒家的生意已经非常的红火了。
不过令魏拾遗感到奇怪的是,周赟竟然没有走,他跟着他一直到了李家酒家。
“记得第一次见面,你说过要请我吃菜。”周赟道。
魏拾遗茫然,这不是很久很久之前说的话吗,怎么之前周赟不提起,现在却提起了。
“那李家酒家的饭菜味道应该还不错。”周赟又道。
是很不错,反正魏拾遗觉得好吃,然后酒家里的生意也比之前的好。
可周赟是朝廷大官,领着俸禄,应该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怎么突然想起了他请他吃饭这茬?魏拾遗不是不愿意,仅仅只是好奇。
“饿了。”最后,周赟这么说道。
魏拾遗:“……”
直接说饿了不就得了吗?
于是周赟就在魏拾遗这里吃了一顿,为了招待周赟,魏拾遗亲自下厨。虽说他自己这里认为已经报完了嗯,周赟那里也没记着那恩情,但是魏拾遗还是记得当初对周赟说的那话。
很快几个菜就炒好送上了桌,为了方便,吃饭的时候用的桌子也是新弄来的旋转餐桌。旋转餐桌算是魏拾遗真真切切的看到的现代的东西了,外卖也算,手术工具也算,但是那两样他都时机参与了,因此就没有多少惊奇的感觉。
可是旋转餐桌他只是提供了一个点子,怎么制作都是别人弄得,因此用手转动桌子夹菜,他真的觉得有点感动和怀念。
不过……魏拾遗在感动怀念之余,还有一点小好奇。
他很好奇那个老先生到底是谁,怎么还有这种怪脾气,只吃自己面前的菜。
他这会儿好奇着,却没想到没过两天他就亲自见到了那老先生,然后他明白了那老先生并不是怪脾气,而是他根本就注意不到他吃的什么。
那是在两天之后,他在书院学习的时候,王助教和林助教叫他陪着一个官员参观书院。本来是轮不到像魏拾遗这样的没有功名,也没什么地位的普通学生的,但架不住魏拾遗设计出了手术器具,还弄出了外科救人的案例,于是他就挣得了一个位置。
魏拾遗起初是不知道那官员来的目的的,后来去了才知道这和扩展书院收取学生有些关系,那位老先生是来书院视察的,要是合适,太医局可能就会增加学生名额。
北宋的正规郎中不算多,相比较考科举的学生来讲,真的少太多了。很多学子都会一点小医术,因此那些学子宁愿选择考科举,也不会去学医,毕竟学医出来前程有限,这也是儒医的由来。
另外就是北宋虽然对医学比较看重,但是太医局每年只收取一百二十个学生,因此人数就更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