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熟悉的小院 (第2/2页)
这个时候,李向东才想起来查看手中的小布袋。
只有四五斤的分量,从哗啦哗啦的声响来判断,肯定不是米面,这不由得让他有些好奇。
在李向东看来,这小布袋的的东西多半是吃的,不是米面,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到是什么。
等他有些费劲的将口袋上的绳子解开后,才看清布袋中的物品。
地瓜干。
以前倒是听爷爷说过早年间没有米面,吃地瓜干的事,没想到现在却让他给赶上了。
有的甚至还会讲地瓜干打成面来吃。
李向东以前挺喜欢吃地瓜的,小时候家里不富裕的时候没有炒菜,都是喝地瓜粥。
之后,随着生活变好,地瓜粥里便多了少量大米。
但地瓜干却是一次都没有吃过,李向东非但没有感觉苦,反而还有些小小的期待。
又简单查看了一番小院,李向东紧紧的抓着小布袋,眉头微皱,额头上都快成了川字。
好在他这一番查看用了十几分钟,还没等他多想,注意力就被返回的李来福所吸引。
“快点,将大铁锅放到厨房的灶台上,木条放在院子里就行。”
他身后跟着五六个村民,不但扛着大铁锅和十几根木条,还拿着铁锹等工具。
“向东,这小院还满意不?”
虽然是问李向东,但还没等他说话,李来福就自顾自的又道:“不满意也没关系,俺这不给你弄来一口大铁锅和一些木条,等下将塌了的屋角修补一下,再添置些生活必须品就应该差不多了。”
即便知道对方看上了他会看病的本事,但李向东还是对李来福这么上心自己的事情,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李叔,谢谢啦!”
“客气啥,你能留在俺们村,以后就是一家人,俺不帮你帮谁!”
话虽如此说,但帮忙的多少还得看人的主观意识。
身上穿的虽然是补丁落补丁,但总比刚开始的光屁股要强。
再加上帮助他弄新的身份证明,找房子和送吃的用的,现在又来帮他补屋顶和收拾小院,这肯定超出了一般帮助的范畴。
反正作为现代人的李向东,还没有见过如此全面的帮助。
后世的一些大城市倒是有人才吸引计划,只要是硕士或博士这种高学历的人才,都会有送钱和落户的政策,这可把普通大学毕业的李向东羡慕坏了。
为什么不把普通大学毕业的也加入其中,要知道我们也是人才啊!
一个城市那么多人,普通大学毕业的光是沈城就占了将近三成,而硕士和博士连大学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可以说,大学生才是一个城市的主流人才,中坚力量。
李向东不由得为和他一样学历的大学生明不平。
现在好了。
他也享受到了一把这个待遇,即便只是一个贫困村庄,但给他的却是比后世的那些硕士和博士都要好。
落户?
不稀罕,我这黑户都给落户。
给钱?
不稀罕,哪有免费给一座小院来的实惠。
将近四百平米的大院子,比去城市高楼大厦中那几十平米的小房子好太多了。
还给送吃的用的,关怀备至,根本不是后世那种人与人之间没什么感情的关系所能比拟的。
无非就是条件差了点,生活艰苦了点,但这对本来就是农村出身的李向东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
关键这座送他的小院,本来就是他后世生活的小院,让他一下子有了一股归属感。
只不过他光想着四十年以后大学生遍地走不值钱,并没有想过现在1980年大学生的地位。
从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以来,三年来考上的大学生都还没有毕业,他这个大学生那可是比后世的硕士和博士都要金贵的存在。
……
通过简单介绍,李向东知道这些被李来福叫来帮忙的都是村干部,如村里的会计,生产队的队长。
别看村里的官小,他加入李家村后,这些可都是管理他的村干部,可不能像对待四十年后的村干部相比,因为他早就听爷爷说起过关于一些八九十年代村干部的权力有多大。
甚至有一些还在村里横行霸道,作威作福。
现在看着他们有的帮忙修补屋顶,有的修补桌椅和门窗,连五十多岁的村长李来福都帮他打扫院子,李向东就没敢闲下来,也跟着忙活起来。
没过多长时间,等村里人大多数都吃过早饭后,李婶也领着几个三四十岁的妇女过来帮忙。
手里也没空着,有的抱着被褥,有的拿着锅碗瓢盆,有的拿着扫把……也有拿吃的。
用的多,吃的少。
即便都是一些破旧东西,但李向东却是感受到了这些村民淳朴热心的一面,让他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