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机关镜与便换 (第1/1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大唐探!
听了二人陈述,李夔陷入沉吟。如果二人所言为真,那么这黄拐脚昨夜杀害红鸯后,却是回到住处,再未外出呢。那这样一来,他的那一面机关镜必不可能带出院去,只得在怡春院的某处潜藏。那么,他会藏到哪里去呢?会在怡春院的哪个位置呢?但是,晚上的时候,亦是怡春院生意最火之时,各处游逛的客人与女妓亦是颇多,他就不怕在掩藏机关镜时被人发现,反而导致节外生枝么?更何况,黄拐若真将这机关铜镜藏在怡春院某处,这偌大一处院所,却该去何处找寻呢?而这般寻找,却又该花费多少人力与时间呢?李夔心下焦躁,下意识地猛捶了一衣柜的隔板。这时,“铮”的一声轻响,让李夔不觉心下一动。他好象感觉到了什么,开始亲手把持蜡烛,再次仔细地搜检黄拐脚的物品柜。终于,李夔的手,停留在了物品柜底层的夹板处。他将上面残留的一堆破烂杂物尽皆清除,又用力一抽,竟生生地将这块夹板从底下插了出来。烛光下,依稀可见这块看似破旧的夹板,里面竟然闪着隐隐的微光。李夔将手中蜡烛放在上层隔板处,细细地将手中夹板看了许久,然后用力一掰,只听得喀嚓一声,两边的破烂处,瞬间捏碎,竟显出了藏在中间的一块冰冷长物。看上去,这块长物,外面亦是与夹板色泽一致的木质,外观亦平平无奇。只不过,在边缘与夹缝处,却是隐隐有怪异的光芒。李夔的双眼,却是陡的一亮。他双手一用力,向内一折,竟把这长物翻转折对了起来。这一来,一下子露出了里面那黄色的铜面镜片。烛光映照下,重新拼接起首尾后,这面机关铜镜,终于在李夔面前,现了原形。李夔看到,此面镜子,还真如自己猜测的那般,却是与红鸯房中的那块铜镜模样一致,花纹相同,且在左侧偏下位置,犹然可见早已结垢的点点血渍。好么,这块一直找寻不见的机关铜镜,竟是藏在这里!他娘的藏得真是端的隐密啊!他长吁一口气,正欲叫唤旁人来看,忽地感觉手指似抵着一物。李夔用手指一勾,竟从这机关铜镜的边缘夹层中,又摸出一个小小的折叠纸卷。他立即将纸卷打开,只见这纸卷,不过两寸来长,一寸来宽,十分地细软结实。而纸卷上头,写着大大的“便换”两字。后面复有一行小字:“可凭此据,前往南小池柜坊处,支取存额。”而这纸卷后面,又盖了一个大红章,上面写了南小池柜坊的隶书字样。“哦,此物竟是唐朝的便换!”因为融合了今世李夔的一点记忆,李夔当然知道,这个便换,到底是什么东西。便换,是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据史载,唐代商人至长安,将钱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或各军各使等机构,换取票券。商人离开长安去各地经商,可凭
券至当地有关机构取款,谓之便换。在《旧唐书.食货志上》中,就曾记载:“茶商等公私便换见钱,并须禁断。”后来,这便换一词意义扩大,即为使便换方式汇兑的票券,便可称为便换,在唐朝各处均有使用,却不再拘于长安城发放。这种兑换方式,一直延续到宋朝,如《宋史·食货志下二》中记载:“先是太祖时取唐飞钱故事,许民入钱京师,于诸州便换。其法:商人入钱左藏库,先经三司投牒,乃输于库。”李夔暗想,这“便换”么,相比今世,可不就是社会上常见的存款支票吗?而这唐朝的便换,上面没有记名,也没有手印之类,看起来,倒与后世的不记名支票十分相象呢。那么拿着这便换,他确实可以随时去那个什么“南小池柜坊”去取钱了。一时间,李夔感觉自己心跳得厉害。他下意识地左顾右盼了一下,发面自己在物柜中的操作,因为有柜门阻隔,却没有人看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好么,现在刚刚查到了机关铜镜,随后又得到了价值一百五十贯的便换,自己的运气,还真是不错啊!他迅速地想到,这一百贯钱,极可能是给这黄拐脚杀人的酬劳。毕竟,在这个年代,一百五十贯可绝不是个小数目。在晚唐时期,一个上好县城的县令,其月俸也就二十贯,还经常领不到全额。而哪怕是在长安城中,一些偏远些的宅第,也就六七十贯上下。看起来,这个幕后之人,为了让黄拐脚去杀人,还是颇舍得花费钱财呢,一出手,就是足足两座房产的价格呀。李夔暗想,这面铜镜,自己当然是要将它作为证物交出,但这价值一百五十贯的便换么……当然是自己留着啦!若是傻傻地上交,那不有毛病么!自己穿越到这个晚唐时代,可谓穷乏至极,困顿不堪,饱尝了饥寒之苦,甚至险些去澡堂当搓澡伙计来谋生,这般经历,如何不令人刻骨铭心。纵然现在当了不良人,算是有了份正式工作,但钱财匮乏,支绌不开,自己在这个时代依然会过得十分憋屈。要知道,自己想在县城顺利落脚,不但要有工作,还要买衣物、买房产、买各类生活器具、以及还有各种迎来送来结交宾朋的开销,这花钱的地方,可是多了去了。光凭手头这点薪饷,却是如何支应得开。一分钱难到英雄汉,现代社会如此,晚唐时代,只会更甚。所以得到这张面额如此巨大的不记名支票,自己趁机收入囊中,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于是,李夔迅速地折好这张便换,面不改色地将其揣入衣袖。然后,他端着这面机关铜镜,把它从柜子里拿出来,就高高地举在空中,向着不远处不良帅方炼用力挥舞。“方帅,黄拐脚用来作案的机关铜镜,某已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