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御用香茗 (第2/2页)
法明道:“如此甚好!我又得找人,又能游览山景,真是一举多得。多谢老师热情关照!我真是来着了!”三人都一阵高兴。
住持当即吩咐小和尚道:“传我的法旨到山东各庙。哪有元明和尚来到,速报这里。”小和尚说声是,高高兴兴传旨去了。
住持又道:“但愿明日万里晴空,我们慢步闲游一天。”
法明也高兴道:“但愿明日风和日丽。我也正想与老师登峰观日。我早就听说泰山日出乃是奇景,富有诗情画意。”
住持道:“久闻护国寺高僧都学识渊博,才气过人,对诗词歌赋都妙笔神章。老衲明日正好领教一二。”
法明笑道:“老师过讲了。论学问,我们方丈最深。诗词歌赋,他也无一不精。贫僧与之相比,才疏学浅,相差甚远。对于诗词歌赋,我只是平平,岂敢在老师面前卖弄?”
住持道:“唉——老衲久闻高僧才华出众,人称诗比诗仙,词比词圣。你不必客气,我一会之念久矣。”
法明笑道:“老师误听了,太高的赞誉,我实不敢当。明日,我不避粗俗与老师同吟就是了。”二人越谈越觉对意投心,直谈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却说四更将尽,法明一觉醒来,依照惯例,装束整齐打坐诵经。他刚坐稳,住持便装束整齐,找上来了。
法明急忙起身迎接。见住持手持云龙杖,脚穿逍遥履。头戴毗卢冠,大黄袈裟斜披。住持高兴道:“高僧早啊!”
法明道:“老师早!”
问候毕,住持道:“老衲夜观天象:月明星稀,银汉整齐。今日是个晴朗的天气。我行路慢,不宜耽搁。请高僧这就启程。我们月下先赏夜景。”
二人欢喜出庙,踏着月色,沿着山路,慢步观赏前行。那真是:不见山青水秀,也不闻鸟语花香。只听溪流潺潺响,不知所在和流向。山在目前,如同远。路在脚下,却渺茫。有入迷蒙之感。
二人走上十八盘,天色已明。再看景色,令人欢欣。但见:青山嵯峨,涧水幽深亮如银。悬崖险处如欲坠,峭壁深处断人行。劲松曲曲姿色美,大夫亭亭似有情。
回顾有诗意,望去趣无穷。左望有山峰,右望有山峰。原来那十八盘穿过层峦叠嶂之中。只要沿路走,步步在高升。
法明见住持年耄老迈,走路却步履轻盈;银须飘摆,恰似老仙翁。法明道:“老师走这路有多少年头了?你的身体竟如此康健。”
住持说道:“老衲在这路上行,已经一个甲子光景了。如今走的我:暮色苍苍,须染白霜,老态龙钟,残烛不当风了。却青山依旧在,绿水照常流。真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啊!想起当年,真是韶光一去,杳而无踪了。让人伤感啊!”
又随口吟道:“青山依然如故,消失多少英雄?只有大夫松作证。更有几代至今?悲愤何人怜悯?痛彻壮士胸襟。渴望后生胜今人,不负山水真心。”
听住持意志消沉,法明也吟道:“看脚下真伤感,观前景要光明。仙山从来真胜境,不乏后来英雄。东望欣欣有日,西瞧明明有景。何惧叠嶂碍路峰?日出即可成功!”
二人扯毕西江月,又快步登程。所过之处,但有古迹,住持一一介绍。不觉之中,二人过了南天门,到了玉皇顶。
这时,山路上人声鼎沸,旅游者正济济攀登。二人在石上坐下,住持道:“今日果然风和日丽,万里晴空。高僧仔细,就要看到红彤彤的日出了。届时这里别有一番风景。那才让人抒怀,让人陶情呢。”
法明一听高兴,放眼望去,但见:群峰起伏,一片墨绿。山禽枝头叫,走兽串松阴。松柏相竞美,芳草献柔情。更有一番风景,比在山下大不相同。
法明看罢,果然抒怀,吟道:“泰山景色明,玉顶居当中。群峰三朝拜,尊卑分得清。”住持鼓掌道:“妙妙妙!描摹得形神意尽,胜过古人了。这佳句风格一新,恰如其分。可见道友才华横溢,妙笔能吟。”
二人正谈笑言诗,只见遥远的东方,雾色茫茫,透出了万道霞光。须臾间光芒四射,冉冉日上。
那游者顿时欢声沸腾,雀跃高兴。再看山景,明暗有影,层次分明。那劲松轻摇身姿,更加窈窕。那枫杨粉面含春,更加怀情。
法明又触景生情,吟道:“冉冉东海出,洁身西山入。尽观天下景,为人最光明。”
乐得住持又鼓掌叫道:“这首咏日吟,鲜明!鲜明!高僧果然名不虚传。”
法明起手道:“贫僧献丑,献丑。”
住持又手摅须髯道:“自古咏日知多少?不值贫僧两句出。适闻高僧二四句,足令老衲深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