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闭口 (第2/2页)
只有大器,意才豁如;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嫉贤妒能,因为自己能驾驭。
说道小器。陇西兵变被平定以后,西域重新与中原通好,进献大珠,苏则因平定陇西兵变被升为侍中,调到曹丕身边,那是黄初元年的12月,也是曹丕当上皇帝的第二个月,(10月受禅)曹丕问苏则的是:西域的大珠不错,以后能不能去再换点?
陇西的战略地位稳定关中,兵变仅仅是因为地方郡守的自发、自觉和智慧才得以艰难平定。我想,苏则面对这样“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君主,心中是什么滋味,于是他回答的很幽默,也很辛辣:如果君主威加海内,自然西域还会献来;作为君主,却以物易物去购买,即使买来了,又有什么意思呢?值得珍贵的呢?(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史书上说,曹丕听后“嘿然”。
还有一事,那就是:当孙权以权宜之计暂时口头投降(并未送来质子)的时候,曹丕不仅信以为真,而且,随后就写信叫孙权进贡一些“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物,看看曹丕所需贡物,足见其纨绔习气和小家子气,全是一幅太平天子做派,哪能见到一点志吞四海的英雄胸怀。当时,孙权就不以为然,说:他所要的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和石头瓦砾没有什么两样!并且,从他要这些东西就能看出,他还处于昏聩之中,和这种人还说什么礼不礼的呢?
曹洪家富而性吝,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问人家借绢100匹,可能是借到的数量不够,也可能是借到的质量不好,那肯定是曹洪不舍得,这事给曹丕记住了,一次,曹洪的门客犯法了,以此为由,牵连到曹洪,曹丕一定要杀掉曹洪,大臣们都劝谏,解救,还是不行,最后还是把老妈逼极了,但是老妈说也不听,只好找到郭女王,说,如果曹洪今天死,明天我非叫皇帝废了你不可!郭皇后枕头风劲吹,不断哭闹曹丕,最后才免了曹洪一死。
从黄初元年到七年的在位6年多时间里,曹丕最大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是否接受孙权的投降。
为什么孙权要投降?因为孙权偷袭了关羽,夺占了荆州,孙刘交恶了,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和亡国的危险,才“投降”的。
那么接受不接受?
记住,当听说孙权投降的消息时,群臣都觉得要接受。“独”刘晔以为不能接受,他说:孙刘本为两个小国,团结起来才能生存,今天,双方交恶,正是天亡之时,应该即时出兵进攻吴国,一定能够灭吴,吴灭,蜀国不能独存,大业可定。
这时候,曹丕表现出自负蠢人的小聪明,也就是说在他的心里,推论的前提已经确定了,哪就是接受吴国的投降,然后,再往下思考,他说:那我们现在接受吴国投降,进攻蜀国后方,不是也能灭蜀?
刘晔说:不是的,如果我们进攻蜀国,蜀国就回师不打吴国了,我们也得不到便宜,而吴国说不定还生出什么鬼点子呢?但是,我们打吴国的话,因为蜀吴已经交恶,即使蜀国听说我们也去打吴国,蜀国也不会停止打吴国,这样,魏蜀合力一定能把吴国灭掉的。
话说的这样明白了,还是听不懂,没办法。不仅不听,还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事后证明,孙权的质子也不来,所谓的投降仅仅是一个骗局和玩笑而已,曹丕被人家美美地耍了一回。
黄初年间,最伟大的谋士不是司马懿、不是贾诩,光彩属于刘晔,次之,蒋济,次之,陈群。光荣属于他们三人,但是,刘晔是太阳之光,他们是烛火之光,其他则是萤火。
以司马懿深通三国脚力之道,曾建议曹操鼓动孙权偷袭荆州,刘晔之论只是原来计谋的翻版,司马懿难道不能参透?为何闭口不建一策呢?
是他长期与曹丕相处,早已了解他的深浅,还是另有隐情呢?
以他与曹丕的交情,如果支持刘晔的意见,想必曹丕会采纳的,那么,是他未见此机?还是不愿归好与人呢?
分析起来,应为后者。
曹丕在位的7年不到的时间里,我们总在看到刘晔在建议,并且是好建议,我们也总在看到刘晔的建议不被采纳,事后又总被证明是正确的。
相比之下,司马懿却一言不发。
这与司马懿在曹操手下,积极建言献策截然相反,即使曹操不采纳他的建议,也给他一个说法,比如得陇望蜀什么的,两个聪明人话点到为止,彼此心知肚明。
是司马懿不愿意出头了。
他太了解曹丕是什么人了。
曹丕狭隘,狭隘的人胆小,胆小的人只相信自己的旧人,即位之初,就光想任命自己原来东宫的老班底,虽然被陈群否决(注意:陈群也是旧人,但陈群是明白人),但是,他的内心还是老样子,就相信老部下。
如果说多了,说的道理君主理解不了,反而会引起猜忌。即使成功了,还为他人做嫁衣,那倒不如干脆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