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保守与变革 (第2/2页)
因此娄圭想要找到还算有些共同语言的人,也只能到这里来找金尚了。
“其实金山长啊,金大人啊,您要是有什么门生故旧,失意的老友之类的人,你可以给我举荐过来,我是向来不吝职位的。”
见金尚已经断了出仕的念头,刘和只能从别的地方下手了。
“我倒是有一个老朋友,他甚至当过灵帝时候的大司马,我给你找来,你看看如何?”
听到这个,刘和倒是有些疑惑了,灵帝朝距今也算不得远,但能当上大司马的人,现在估计都老的动不了了吧?
“还请金达人明示,若是有什么要求,在下一定满足。”
“你当真不知道?我所谓的那位故友,叫张温来着。”
刘和一听张温这俩字,瞬间就明白了,感情老头在拿自己开涮呢?
张温是什么人,那是灵帝事情的大司马,镇压了西边羌人暴 乱的大将,就连皇甫嵩和朱俊这样的人见了都得称呼一声将军的人物。
可偏偏这家伙下场不太好,被董卓给干掉了,而且还是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手法。
“拿故友开涮,你这样的朋友也算不得什么可靠的人啊。”
刘和揶揄到,毕竟古代人讲究多了去了,死者为大让刘和这样的人都得不得不却避讳,金尚居然拿这种事开玩笑。
“朝堂上的朋友罢了,暗地里不知道下过多少绊子了,只可惜啊,都变成过往云烟了不是?”
金尚用一种颇为自嘲的语气向刘和说到,刘和却从其中听出一丝的凄凉。
“总之啊,你现在看到的许多东西,都是吸取前人经验教训来的,既然是经验,自然是有益之谈。就像汉初,高祖皇帝鉴于秦朝无分封而灭亡的事情,分封了一大堆诸侯王。等过几年了,高祖又觉得,项羽就是随便封异姓王,然后把自己弄没的,于是就把那些异姓王都弄掉,改分自己的子孙了。”
刘和点点头,表示认同,但他还是不知道金尚想说什么。
“之后就是七国之乱,武帝推恩,汉帝国才安稳下来,有了后来的百年。可再往后呢,救是王莽了。大家都不待见王莽,觉得他算不得皇帝,可他做的事情,大家可都记着呢。”
刘和更疑惑了,好端端的,怎么就提起王莽来了。
“我最近从那些有家眷的孩子们口中得知,你也想变,想做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来。但我在这里还是得和你说一声,多小心些,准没错。”
刘和这才搞懂了,原来自己的各种改革,已经被这位金大人关注到了,哪怕他只在这里当个教书先生,也却能将这些事情知道的很清楚。
“所以,你是汉家复兴的希望,切忌不要因为这种事情,折损在这里面,切记,切记。”
说完两个切记之后,金尚便不再说话了,而是看着刘和的表情。
“小子受教了。”
刘和起身,长舒一口气后向金尚鞠躬到,金尚点点头。
“所以啊,你说的那些门生故旧,昔日老友,老夫也不是没有,反而有很多。但一来呢,不管从哪方面,老夫已经是一个死人了,死人联系活人,当真是做不到的。其次,你那些变革让我很安心的把他们交给你啊。”
金尚见刘和诚恳,随即说到。金老头追逐了一辈子功名利禄了,但却在生命结束的时候,在南阳却看到了自己一直理想着的东西,对于一个已经活够的人来说,最后的生命拿来追求理想,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之后就是一些简单的问题了,在交谈中,刘和也确实了解到许多的处理任务的法子。这让他受益匪浅。
“还是不放心我啊,我怎么可能成王莽呢。”
站在书院门前,看着硕大的南阳书院的匾额,刘和颇有感慨的说到。
只要百姓们能切实获益,那些世家再厉害,也翻不起什么水花来。毕竟哪怕是王莽,最先起来反抗他的,也是那些因为他改革中的各种不合理导致的混乱而受到影响的百姓。
但最后建立起政权的,却是出生世家地主阶级的本朝光武帝刘秀。
光武复汉,听起来是一个多么让人充满向往的词啊,但在刘和眼中,那就是比烂罢了。
很明显,王莽的新朝做到了比汉帝国还烂,所以大家都会思念汉帝国。
若是继承者做的要比前任好,那谁还会无端去念着前朝呢。
或许这就是没人去兴复大秦的原因,因为大汉比他做的好,做的更深入人心,仅此而已。
在返回新城之后,以往习惯坐在太守府内边喝茶边处理事宜的娄圭不见了,整个政务堂限显得十分的清净。
但这样的清净却也没持续多久,因为孙策来了,随同他一起来的,还有刘和一直念念不忘的顶级谋士周瑜周公瑾。
别看后世的银幕上周瑜要比诸葛亮年轻,但事实上绝不是这样,周瑜要比诸葛亮大好几岁。
至少现在周瑜就准备带着孙策去讨伐自己老家了,而诸葛亮还连十岁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