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六) (第1/2页)
九五免费小说 www.x95mf.com,最快更新周易哲学解读!
第二章:《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比喻说理
第十五节:《周易》一书《井》至《震》文里的比喻说理内容
四十八、《周易》第四十八篇《井》文,为君子讲述治国理政,喻井养民的政治道理
(原文)
“ (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
汔至亦未潏井,羸其瓶,凶。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井谷射鲋,瓮敝漏。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甃,无咎。井冽寒泉,食。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译文)
“四十八、封邑改变了,而水井没变,一样的为人们所用,无失也无得。而往来水井的人取水不断。
水井的水干枯了,井上也没有了汲水的绳索,又毁坏了汲水的器具,失去了水井的作用。水井里淤满了污泥,不能食用,陈旧失修的水井连鸟儿都不来光顾。井底能射到蛤蟆,汲水的水瓮又敞开了泄漏。水井不淘去污泥而不能食用,为此我感到难过。(水井)可用来取水了,是君王的英明,大家一起受到福祉。水井用砖重新修固,没有过失。清凉甘甜可口的井水,又可以食用了。汲水后不要覆盖井,有爱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这个世界就无比的美好。”
(解读)
“井”:水井。本篇是借水井来比喻养民,爱民的政治道理。本篇的题目是:“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改”:迁移,变更。“改邑”:封邑变更了。即换主人了。“无丧无得”:井水即无枯竭,也不满盈。本句意思是“封邑更替了,而水井不变,照样为人们所利用,而往来取水的人不断。”这是寓意着政治的道理。即寓意着封邑改变了,朝代更替了,而养民,爱民的原则不能变。相反则是政治失修,就会失去民心。本题目是借水井来比喻,即通过水井寓意养民的道理。也寓意君子当修养自身,惠及民众。本篇就是围绕着“水井”展开的论述,论述养民的道理。
“汔至亦未潏井,羸其瓶,凶。”
“汔”(qì):水涸。“潏”(yù):井上汲水用的绳索。“羸”(lěi):缠绕。此句的意思是:“水井里的水干涸了,井上也没有了汲水的绳索,又毁坏了汲水的器具,失去了水井的作用。”这是比喻政治失修,失去了养民的基础。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本段是通过对水井长期没人修管,而荒废了。井里淤满了污泥,再也不能食用,这荒废失修的水井连鸟儿都不来光顾。以此比喻社会政治萧条衰败的局面,失去了养民,聚集民众的基础条件。通过“井”的描述象征社会不是一派生机盎然,而是荒废败落的景象。
“井谷射鲋,瓮敝漏。”
“井谷”:井底。“鲋”(fù):虾蟆。“瓮”:提水的工具。本段是通过对水井和汲水工具的描写来比喻统治者失去了养民惠物的根本。本句的意思是“井底能射到蛤蟆,水瓮又敞开了泄漏。”井底没了水,能射到蛤蟆。没了井水,没有了养民的东西。提水的工具也坏了,即养民的条件也没有了。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渫”(xiè):淘去污泥。“井渫不食”:指水井不淘去污泥,就不能食用。“恻”:伤心。本段是说水井不能食用,失去养民的条件。比喻政治上出现了错误,作者感到伤心难过。但终于这种局面被打破了。这是作者的希望。水井清去了污泥,可以用来取水了,这是君王的英明与伟大,大家一起受到了福气。这是作者通过水井能够取水,来寓意政治道理。作者向往伟大君主的出现改变衰败的社会局面。
“井甃,无咎。井冽寒泉,食。”
“甃”(zhoù):用砖修井。本段是说:“水井用砖修固,没有过失。清凉甘甜可口的井水,又可以食用了。”这是来比喻国家衰败的局面改变了,养民,惠民的政治局面又建立了起来。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幕”:井盖。“井收勿幕”:指取水后不要盖井盖,大家都能得到井水。“有孚”:有了爱。
这最后是通过“井水勿幕”来比喻百姓都得到政治上的恩惠,这种恩惠是建立在君子(统治者)爱(有孚)小人(被统治者)的根本准则。
本篇是通过水井来比喻象征政治上的养民,爱民的道理。若政治上像水井那样失修,就失去养民的根本。政治失修,也就失去了民心。这是宣扬“民本”思想。即王制里的民本思想。这对后封建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养民,爱民,惠民思想奠定了儒学的根本。本篇以井寓意政治道理。作者希望伟大英明君王的出现,来扭转乾坤,使国家走向太平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伟大英明的君王就是给百姓修井的人。
《井》篇从名称到内容全部是隐喻。这是用“水井”来隐喻君主如何做到“养民”的道理。“养民”就是得民心,常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用“水井”来隐喻治国的道理。
《井》文如诗的句子:
改邑不改井
无丧无得
往来井井
汔至亦未潏井
羸其瓶
井泥不食
旧井无禽
井谷射鲋
瓮敝漏
井渫不食
为我心恻
可用汲
王明
并受其福
井甃无咎
井冽寒泉
井收勿幕
有孚元吉
四十九、《周易》第四十九篇《革》文,是论述社会改革,伟人倡导的政治道理
(原文)
“(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
巩用黄牛之革。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征凶,贞历,革言三就,有孚。悔亡,有孚,改命吉。大人虎变,未占有孚。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译文)
“四十九、变革,要遵循规律,抓住时机,以爱为本,坚守正道,利于未来,没有悔恨。
用黄牛的皮革捆扎东西坚固牢靠。改革要抓着时机,乘机向前推进,吉利,没有过失。 改革过程中,会遇到风险和挫折,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要对改革的道理做好各方面的宣传,更要以爱为本。有了成熟的改革方案,没有后顾之忧,以爱为本, 推陈出新,变革就能成功。有了伟大的领导者,以威如猛虎之势推行变革,不用占问,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与拥护。若靠一般的领导者推行改革,老百姓变革在表面上,这样的改革推进会有危险,应处于稳定,守正道才正确。”
(解读)
“革”:改革,变革。“已日”:无论天干里的“已”(ji),或是地支里的“已”(si),都排在第六位。上古人重视周期循环,在《周易》里出现过不少这种认识观。这里的“已”(ji),已然是讲变化规律的,认为七日来复是一个自然变化规律,故无论干支里的“已”与“已”,都是第六位,即转变的时期,“已日”也就是转变的时机,或叫抓住变革的时机。“已日乃孚”,指抓住有利的变革时机,才能使民众信从与信服,这里的“孚”指信服讲。这题目意思是:“变革既要遵循规律,抓着有利时机,才能取信于民,才是利国利民,利于发展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悔恨与过失。”
“巩用黄牛之革。”
“巩”:用皮革捆扎东西。“黄牛之革”:指黄牛皮。
这句话是用黄牛皮所做的皮绳捆扎东西坚固牢靠。这是用牛皮绳捆扎东西坚固来比喻改革要随时做好巩固工作,不至于改革付之东流。因改革不是一凡风顺的事情。
“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已日乃革之”:比喻要抓着改革的时机。“征”:乘机向前。这一段还是强调要抓着有利旳时机把改革向前推进,不能半途而废。
“征凶,贞历,革言三就,有孚。”
“征凶”:指推进改革会遇到危险或挫折。“贞厉”:指前进的路上还会遇到不少的困难或磨厉。“革言”:指变改的学说与言论。“三就”:指多种。“革言三就:”指对变改的道理,要做好方方面面的鼓励与宣传。这一段的“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意思是:“变革过程中会遇到风险和挫折,要坚定信心,要做好变改各方面的宣传,更要施爱于民”。这讲的很有道理,确实在变革中是要面临很多不曾有的禁区,还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抵触与反对,变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既要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又要充分做好对变革意义上的室传工作,其目的是施爱于民。
“悔亡,有孚,改命吉。”
“悔亡”:指按既定的改革方案进行,就没有后顾之忧。“命”:规律。本段意思是:“坚持按既定的方针改革推进,没有后顾之忧,是取信于民,并做到改革顺应天时地利与民心,这样的改革就会取得胜利”。
“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大人”:有才德的大人物。“大人虎变”:指有才德的大人物以威如猛虎之势推动社会的变改,这是用威如猛虎来比喻。“未占有孚”:指不用占筮问卜,而应依靠的是爱民为本。这一段体现了作者对上层,即最高的统治者所寄于的希望,社会的变革来自于高层的推行,才能推动变革的局面。如同当年施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样是来自上层的决策。上层推行如同猛虎之势,才有威力,底下百姓才公雷厉风行。
这段里的“未占”,体现了作者理性的识识,表现了作者反对占卜迷信。推行社会的变革应建立在理性的认识与决策上,而不能建立在盲目与迷信上。占卜是历来的一种迷信传统,想获得事物的先知先觉上的一套非科学的迷信活动。这里《周易》作者是明确反对占卜,倡导的足“未占有孚”的思想。既不用占卜筮问,而依靠的是爱民为本,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只有建立在正确的解决民生问题,而不是靠占卜来决定国家的命运前程。这是《周易》一书的伟大思想体现。
“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君子豹变”:这是对于上一段“大人虎变”的对比而论。这里表明一般者推行改革,没有大人物出现推行变革有威势。“小人”:指百姓,劳动者。“革面”:表现在表面上。本段意思是说“君子推行改革没有伟大人物那样的威势,百姓表面上顺应,这样的推进变革,就有风险,应处于稳定守正的局面,才是吉利。”这里表明了推进变革应因人而异。既强调时机的重要性,还应与人物角色地位发动变革的重要性有关。这里的“大人虎变”,而并未直接说是“王”或“天子虎变”,这表明的“大人”是有才德有威信的人物。如同现在讲的有号名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故不能理解为“君王”。这里的“君子”或没有达到“大人”的地步和威信的统治价层,不足以领导革命。这体现了作者对伟大人物出现的向往,寄希望国家的进步与改紧在于精英人物(大人)的出现。这里的豹变,也是比喻。
本篇是论述改革的问题,作者是赞扬变革,而不是如后儒那样的保守思想。作者倡导进行社会改革。本篇围绕着变革而展开的理论论述,变革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和进行广泛的宣传,一旦推行变革,既要雷厉风行,迅猛推进,又要做好变革中的巩固工作,才能确保变革的成功。
《革》篇所论述的变革思想,是一个系统化的理论论述,从改革的准备到宣传工作,再到巩固完善。从时机的把握,到领导人物的号召力,和取信于民,依靠民心。这是一篇具有系统论述社会改革的论述文章。
本篇中的“巩用黄牛之革”,“已日乃革之”,“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均是比喻。
《革》文如诗的句子:
已日乃孚
元亨利贞
巩用黄牛之革
已日乃革之
征吉无咎
征凶贞历
革言三就
有孚悔亡
有孚改命吉
大人虎变
未占有孚
君子豹变
小人革面
五十、《周易》第五十篇《鼎》,是为君子讲述革故鼎新,励精图治的政治道理
(原文)
“ ( )鼎,元吉,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