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导师惊讶!呢) (第2/2页)
很快就获得了薄片干冰,要用特殊的钳子配合金属片才能抓放,用普通的东西夹会冻在一起。
表面的金属片已经稍微加热,上面一层金属片自动和干冰脱离。
留着下层金属片和表面一层干冰片。
现在很厚,需要进一步放置,让它慢慢变薄。
这也考验火候,陆行舟在虚拟空间里知道,干冰厚度不是精确的0.3纳米,而是后面有六七个小数点。
模拟实验时,陆行舟就发现这个参数也不能有任何错误。
另外镁粉的大小,颗粒重量,也要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就算陆行舟目前也没办法在现实里获得准确数值的镁粉。
他这次实验,没打算成功。
也就试一下。
想要成功陆行舟也有了办法,那就是利用虚拟空间。
虚拟空间的物品不能拿去外界,也不能作用于真实物品。
但在实际操作时,却有其他操作手法,会发生神奇的现象。
当初陆行舟就用硬盘拷贝过文件,也就是说电子转移在虚拟和现实是相通的。
也可以理解为量子层面,两者相通。
还有一点,在质量重量厚度上,也可以参考。
比如陆行舟无法在现实里获取精确的镁粉重量,但可以用模拟实验室的重量,再模拟一个天平,一边放真实物品,一边放模拟的东西。
同样有用!
这样,就能得到精确镁粉重量。
现在镁粉陆行舟是提前量好的。
现实里无法在纳米干冰的厚度上做到精准。
他打算先随便尝试下,待会还是用模拟实验室,获得精准厚度。
方法也不难,这次就不是天平,而是直接厚度对比。
在虚拟实验室,陆行舟可以放大自己的视角,最大可以观察到石墨烯的网状结构。
他只要虚拟出一块夹板,将正确的干冰尺寸和现实拿进去的干冰平行夹在一起。
随着干冰融化,最终会在厚度上和标准尺寸相同。
只不过制作这一步,需要他离开众人视线,悄悄回到个人空间。
看着陆行舟一通操作,众人才明白是他们想简单了。
原来不是直接用干冰和镁反应。
还有这个特殊真空环境,和非常薄的干冰。
这个厚度的干冰,大家以前还没见过。
众人看着陆行舟夹着金属块放进特殊仪器的中间凹槽内。
要是没有金属块支撑,干冰估计会直接碎掉。
随后就是释放镁粉,实验空间封闭,抽真空,用电点燃镁粉。
所有人不由自主屏住呼吸。
林丰池也认真起来,把小小的干冰实验,弄得这么复杂,他也第一次见。
有很多东西,就算稍微改变实验环境,获得的结果也不相同。
难道陆行舟真能靠着这个办法,获得石墨烯。
困扰人类十几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林丰池自然能看出,这个实验能够扩大规模。
重要的是实验现象。
要是这个实验能成功,陆行舟的天赋在他这里就要重新衡量了!
陆行舟这种灵光一现的实验方法,在科研领域非常重要。
而且如果这次陆行舟能成功,那马上就能全球知名,他这个导师也跟着面上有光。
众人此时都在想,干冰和镁在这样的环境燃烧,就能得到石墨烯,这也太神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