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土办法比水泥好使。 (第2/2页)
“他从哪弄的这么多红砖?”村长喃喃自语。
李冬刚从领头货车的副驾驶上跳下来,就被一群村民给围住了。
“冬子,你这些红砖从哪来的?”
“对啊,不是说县砖厂没有批条不卖吗?”
李冬笑着给大家介绍:“这是陶家村的建军大哥,他们村里有砖厂,不用批条,质量也好,价格还比县里便宜,以后你们要是需要可以直接让他送。”
“还真是,你们看这红砖一块块多整齐,不像县里有些都鼓起来,裂开了。”
“是啊,这个颜色也正。”
村民们闻言又研究起了红砖,陶建军自然很卖力的推销,虽说现在能盖得起砖瓦房的人比较少,以后呢?
按照李冬的说法,这个市场以后是无穷大的,陶建军始终谨记。
“来,大家都让一让,让师傅把车倒进去,咱们开始卸车。”李冬招呼道。
很快,工地里就出现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无论是大人小孩都开始忙碌起来,一排排砖墙就这么平地码了起来。
“师傅辛苦了。”李冬说着一人塞了一张大团圆给司机。
司机乐得眉毛都翘了起来,之后李冬又给陶建军结帐。
陶建军还推辞,李冬却正色道:“交情归交情,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这也不是给你个人的,别忘了我给你们制定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要入账了。”
“唉,我听你的。”陶建军这才收下。
“冬子哥,这红砖是有了,没有水泥啊,这咋办?”二娃子好奇的问。
村民们一听也都直挠头,的确,这年头水泥可比红砖还要难买。
李冬却笑道:“我压根就没想过用水泥,水泥建的学校最多也就用个一二十年,咱们直接用糯米+石灰浇灌,用上个三五十年也不怕。”
现代工业之所以采用水泥是因为造价便宜,生产周期短,但是在稳定性上是不如糯米+石灰浇灌的,很多古城墙历经千年风雨依旧保存完好就是最好的证明。
唯一的缺点是造价高昂。
当然,李冬之所以敢夸下这样的海口,是因为80年代粮食价格便宜,而作为工业品的水泥价格普遍比较高,两者之间的差价其实很小。
“对啊,粮食俺们有的是啊,干嘛要用水泥呢。”
村民们闻言一颗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陶建军却悄悄把李冬拉到一旁:“李老弟,你说我们村要是再弄个水泥厂咋样?”
李冬愣了一下,大笑道:“可以啊,建军大哥是越来越有当厂长的样子了,建水泥厂当然好,业务范围拓展了不说,两者之间也能形成价格互补。”
“怎么个价格互补?”陶建军好奇的问。
李冬拍拍他的肩膀:“你想啊,别人要是跟你竞争,他的砖比你便宜,那你怎么办?”
“那就降价,卖得比他还要便宜。”
“没错,但是降价你的利润就少了,但是如果你有水泥,你完全可以把两样搭配在一起卖,哪怕是红砖赔本,但是水泥能赚到钱,那也有得赚。”
“妙啊,要不说还是李老弟脑子转得快。”陶建军一拍大腿,大喜道。
李冬提醒:“不过你们村现在砖厂才刚刚起步,贸然开办水泥厂风险还是太大,而且水泥的制作工艺要比烧砖复杂,你可以先派人去别的水泥厂把生产技术学到手。”
“唉,我回去就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