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第2/2页)
张作栋听得,唐庆田有想把两位老人接走的意思,于是思量很长时间对唐庆田说:“兄弟,我二叔在这生活的可挺好呀,老两口现在无病无灾,体格还挺好,我觉得不宜挪动。你的家境条件虽然好,但两个老人未必能适应。这里有他的房子土地,有他相处七八十年的乡亲,故土不好离呀。”
张辉远听得大舅,有把二姥爷接走的意思,显然也是舍不得,他记得多少年来二姥爷对他的好处。于是说:“大舅,我二姥爷在我们村就像一颗大树,这大树是根深蒂固。他不但乡里乡亲敬重他,村镇及县领导都敬重他,我们村现在发展到这程度,与他的正义和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他是我们村正义的代表,村民对他是十分的尊重。”
张辉远看看大舅又说:“再说,我的那些舅舅和姨姨都在这面,我二姥爷和二姥姥住房也宽敞,村上还给一些养老钱,并且企业还有一些股份,他们的一年收入,可以说用不了用。再一个,去了你们那里,人生地不熟的,两个老人未必能适应,我觉得还是不走为好。”
唐庆田听了,看看张作栋,又看看张辉远,然后点点头说:“姐夫,外甥,你们说的确实是理。我只从当兵直到现在,没在两个老的跟前尽尽孝,想着退休了再在老人跟前尽尽孝道。看来真的把老人接到我那里,老人未必能适应,我也是担心这事的,我觉得老人也是不情愿的去我那里,孝道不能逆着老人的心愿。这样,等我退了就回到老人这边,老人在那里我在那里,为老人尽孝。”
张作栋和张辉远听了显然高兴,张作栋说:“老叔这人为人正直,让人即尊敬有钦佩。我是女婿我也要尽孝道,张辉远是他的外孙,也要尽其孝道。”
唐二叔感慨的说:“我这辈子有福呀,晚辈都挺孝顺。说心里话,真的让我离开红崖,我心里还真的舍不得。”
李文超没有特殊情况,正月初一肯定是要来给唐二叔拜年的,今年也是如此。当唐二叔他和张作栋正唠着时,李文超便来了。
张作栋见李文超来了,显然是特别高兴,相互问候后便硬拉着李文超上炕坐着。然后给唐庆田介绍说:“兄弟,李书记是我的知己,又是我的向导。我回乡办企业,是李书记扶植才成功的。”
李文超见张作栋如此客气,于是说:“张先生回乡,办企业给家乡带来了利益,我为张先生跑跑腿办点事是应当的。”此时,来了一波人来给唐二叔拜年,唐二叔忙起身迎接,相互问候后,唐庆田忙拿出烟和糖招待,张作栋此时越发觉得乡情的浓郁,也是频频的和来拜年的人致意问候。
中午,唐二叔仍是留着李文超在那吃饭,唐二叔说:“咱红崖六七年的变化,让人想像不到呀。红崖河经过两次的修整,给我们这的经济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我们海丰村的经济超出了想像。我这辈子,在村上干了二十多年,没干出什么名堂,但我推举李文超当了村书记,是我干的最理智最明白的一件事。”接着又说:“张辉远这村书记干的也是不负所望。现在村上企业一个接一个的上,并且还出资拉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好啊。”最后唐二叔又说:“今天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层次,咱都清楚。”
唐庆田感慨的说:“我每次回来都有变化,李书记张辉远有功。我想等我退休,来这里安顿下来,伺候老人,享受这里的田园生活。”
春节过后,海丰集团,在王岚村建的两个项目,果品加工厂和缫丝厂,正进入紧张的厂房施工阶段,定于十月一日投产运营。
海丰集团的一千亩虾圈建圈,三月末正式完工,张辉远为筹集资金,将虾圈兑出五百亩,用于王岚的两个项目上。因资金上还有一定的缺口,张作栋也从厂抽出五十万,资助这两个项目。
有人问张辉远,这两个项目投资能有多大的回报,张辉远说是,不求多大的回报。只求王岚村通过这两个项目,能扩大就业面,增加村民收入。将来还准备投资创办旅游业,进一步推动这里的经济发展。
进入秋季,海丰在王岚投资的两个项目,果品加工和缫丝两厂,分别进入生产运营。原来这地区水果和大茧,都是底价卖给了商贩。现在是自产的跟随着深加工,大大增加了村民的利益,并且吸取一部分劳动力进入企业。致使山沟里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在经济上出现了根本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