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30节 (第2/2页)
“大嫂不至于一两银钱的嫁妆都不给秀兰备好吧,这两年大哥大嫂没折腾,爹娘当家,存了些银钱,再过两年更多,我当初家里才刚刚好过,都给我备了近三两的嫁妆,二两压箱底的银子呢。”
虽然是因着自家娘较为疼爱自己,可自家当时几年的积蓄都不如如今大房一年的,是以杨稔虽觉得陈大嫂为人小气,可对于自己的女儿,好歹面子要过得去吧。
“大嫂还想送铁蛋去私塾,只是爹娘一直压着,可今年爹娘已打算让大哥大嫂当家了,若是大嫂再送铁蛋去私塾,他们又是没有节制的,存银用不了多久就没了,到时秀兰的嫁妆难说能值几个钱。”
“爹娘不会同意吧,便是大哥也不能答应的。”杨稔皱着眉头,难道大房又要折腾了?
“若是一直闹,爹娘也不一定就不同意,还有大哥也是,他那性子。”陈如松摇摇头,他如今也是不知道自己大哥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想法总是变得很快。
“到底还是一两年后的事,到时候再想,先想如今,既然可能要干旱,咱们多存些菜类,不然日后总不能一直吃主食没个配菜吧。”杨稔转移话题,大房的事他们也插不了手,静观其变吧只能。
“倒也没那么严重,如今庄稼都长出来了,便是缺水也能收获,至于菜类,家里干货不少,连着吃小半年都够,到时再干也有雨了。”媳妇最爱囤食物,家里可有不少晒干的菜。
第45章 借粮
这一次的干旱来得不突然, 可严重程度却是难以预料的。
一直到冬季,都没下过一场雨,今年的庄稼不如往年的一半, 交了税, 田地少的便是一日一餐也不足以支撑到下一年。
所幸大多数人家都有远见,每年都会留不少粮食存着。
没存的便只能拿银钱去买高价粮,好歹能度日。
家里养的两头猪等不到年底了,刚入冬就得杀了, 因为猪草也难找, 养不活了。
这杀猪,杨稔建议别卖了, 都留着自家吃。
“这些日子一直没下雨, 我心里总是不踏实,这两头猪也就二两多, 先留下熏着吧,若是明年下雨了,风调雨顺的,咱们便卖腊肉,不会亏多少的,若是明年没下雨,这些肉可就是救命的。”
“这, 虽说这两头猪因着饿着了瘦了不少, 可加起来也有两百多近的肉, 要熏成腊肉,盐可要不少,一百斤就要十斤盐,两百斤二十斤盐, 二两半的银钱,两百多斤猪肉,就得花三两左右去买盐。”
虽是这样说,可陈如松心里也觉得将肉留下是最好的,这干旱,真是说不得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是以他又道:“一次杀两头,家里也忙活不过来,没有那么多缸来装,先分开熏制吧,我再去镇上买几个大缸,日后总要用到。”
“如今粮食的价格飞涨,猪肉也翻了倍,若是明年无事,咱们可就亏死了,花了盐的三两,还少卖了三两,亏了六两。”杨稔玩笑着说。
“亏便亏呗,我宁愿亏了,明年也别像今年这样干。”
“二哥那咱们要说一声么,只是咱们自己亏了没事,他们要是也留着,但明年无事,我怕他们心里对咱们不满,这毕竟不是小数目了。”六两银钱对二房来说或许是一两年的积蓄,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
这个没事,陈如松点头道:“我就跟二哥说,咱们没卖猪肉,都留着当存粮了,看二哥自己怎么决定吧,我不多说,还有爹娘那,我也告诉一声,咱们不帮着做决定就好。”
不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还有我娘家那也要说一声。”杨稔补充道。
陈如松笑着点头,“这个媳妇你放心,绝对要去说的。”
这干旱一直持续着,便是春季,也只下了几场毛毛细雨。
田地干得粮食都发不了芽,大家都去挑水浇灌,只是并不怎么有效果,浇透了没两日就又干了,今年这田地基本没什么产出了。
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股丧气。
“幸而这两年的粮食都留着,咱们一家三口消耗的粮食不多。”陈如松喝着粥,想到村里好几户人家已是一日一顿了,自家还能吃上两顿,便庆幸不已。
“可家里的粮食撑得过这两年,若是......”杨稔欲言又止。
陈如松知道妻子未说出口的话是什么,“不会一直旱着的,若真是连着几年干旱,朝廷总有办法的,不会不顾咱们的死活的。”若是百姓饿死,那各地的起义可就不少了。
“希望如此。”虽然自家有粮,村里大多数人家也有存粮,可那些人家人口众多,粮食的消耗快,比自家消耗快,若是到了银钱也买不到粮食的时候,说不得会发生抢夺的事情。
想到这,杨稔嘱咐道:“若是有人来借粮,你别借。”
“这是自然,媳妇你放心吧,你男人是什么样的你还不知道。”陈如松一脸自信,他还想跟媳妇叮嘱这事呢。
这一年果然种不出什么粮食,基本是颗粒无收,连芽都难发,何谈收获。
如今家里的一日两顿,与之前的一日两顿不大相同,早饭大米粥晚饭白米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早上是野菜粥,晚上是稠一些的粥,再炒一个有油的菜,混着几片腊肉,一日就这样勉强过去。
青菜也难种活,家里的兔子也养不活了,只得都杀了风干留作储备粮,还有鱼,大的都捞出来风干,太小的倒到水位下降许多的河里,这样它们或许还能活下去一部分。
家里的粮食都够,肉也够,只是村里不少人都瘦了不少,自家自然不能显眼,于是一日三餐的伙食便慢慢降下来了,家里的牲畜只剩下鸡了,只有三只母鸡,其余的都杀了炖着补身子了。
但这仅有的三只鸡也没什么粮食吃,并不太能吃饱,一日都不一定能下一个蛋,若是有,便将记得打了混进早上的粥里一起煮着,算是沾了点荤腥。
到了年底,依旧是干得很,有个好消息是朝廷免了干旱地区的税,让所有农民心里稍微轻松些许。
听说干旱之后便会有蝗灾,杨稔没经历过,陈家二老经历过,只是他们当时也不大,只有几岁,记忆并不深刻,但都说要小心。
村里有些老人经历过,有些在当时已有十来岁,印象深刻,蝗虫蜂拥而至,啃食了树木庄稼,所到之处几乎不剩什么。
夫妻俩听得神乎其神的,只是如今田地长不出庄稼,蝗虫也就只能吃树木了吧,两人如是想着。
用着存粮撑了一年,家里的粮食至多还能撑上一年,可还是没有雨水。
杨稔心里也担忧着,能省的都省了,粮食也只能保住明年一年了,若是明年还是干旱,可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只是还没到明年,今年就不好过了。
陈大嫂来借粮了。
陈如松的脸色很不好,“家里十几亩田地,一年的粮食不老少吧,两年的存粮就这么快吃完了,银钱也都用来买粮食了?”
从前没分家爹娘都是会存下家里整整一年半的粮食,加上那因着干旱少了一半的粮食,也够大房一家子两年多的存粮了,怎么会比自家还吃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