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226节 (第2/2页)
得,皇帝有意为之,加上首辅大人力荐,不说稷康伯原本的势力,他做出的实绩,就是首辅的一干门生推举,这事儿也没旁人置喙的余地了。
锦绣这个内阁首辅算是板上钉钉了。
在锦绣作为首辅的年岁里,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持之以恒坚持做的事,就是修路,从各大府城到府城之间,府城内乡镇之间,最后蔓延至乡下农村,全都想办法不遗余力的修路。
路修好了,每年叫地方上组织人手上京城学习城市规划,上明安府学习如何推广当地土特产,为当地人创收。
等一切准备就绪,元家暗地里经营多年的造纸技术终于能拿到台面上了,随着造纸技术的推广,紧接着就在各贫困地区开办官学,提供半工半读机会,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与此同时,在各地兴建藏书楼,免费为书院学生提供借书服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想读书而不得的问题。
在民生上,极力鼓励各地自主自发的研究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真金实银的砸下去,出了不少可靠又实用的法子,还出了不少后世有名的农官儿。
而此时的元家产业,已然积累到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外人所知晓的不过冰山一角罢了,为了这冰山一角,自家两孩子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出门日日都能偶遇各家公子小姐,算是小小年纪,便见识颇丰。
两个打小见多识广的孩子,终于在各自成家后,锦绣将二人喊到一起,一家人聚在一起开了个小小的家庭会议。
会议内容非常简单,锦绣将家中产业一分为三,儿子黎黎一份,女儿珍珍一份,手里自留一份。
在兄妹二人的认知里,父亲手里的那份儿,将来终究还是元家的,不管给家里的谁,他们都没意见,总归父亲做事儿靠谱。
谁都没想到,在儿子元承明正式入朝为官那日,锦绣直接代替儿子,将那份上交给了国库。
产业之丰富,金银数量之巨,震惊朝野,叫无数人眼红,叫户部尚书乐开了花,带着整个户部同僚,没日没夜的连续登记造册,忙活了整整半月,才堪堪入库。
几乎所有人都在猜测,首辅大人应该是将整个元家的财产都捐出去了,这心性,太狠了!
这笔财产,直接叫元承明捞了个户部侍郎的职位,皇帝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儿亲自嘱咐户部尚书:“带小元爱卿多熟悉熟悉户部事宜,将来户部交到小元爱卿手里,也好继续为朝廷为百姓谋福祉。”
这还有什么说的,将来的户部尚书直接预订下来了,但人家爹大手笔,朝廷给一个户部尚书还真不过分,大不了将来派个得力的副手给搭把手呗。
事后锦绣问两已经成家的孩子:“能想通吗?”
两人点头。
“爹爹是担心我们守不住这份产业,将来招来灭门之祸。您放心,按照您的要求,已经将大部分产业转为暗地里经营。既然大家都以为您将家里的钱儿全捐了,回头我与妹妹生活上定当简朴些。”
锦绣好笑:“也不必太过简朴,爹还不至于叫你们几人跟着吃糠咽菜。”
但像之前那般大手笔花钱的事儿是不可能了。
等人走了,锦绣去祠堂跟元老爷子念叨:“您瞧见了吧?陛下都震惊了,两孩子眼睛不眨一下,这下您可以跟师父他老人家好好嘚瑟一番咯!”
十几年下来,元老爷和宁亲王相继离世,锦绣也成了四十五岁的大叔,美貌在朝中一骑绝尘,叫人羡慕不来,尤其是自己本身实力不凡,家里后继有人,活成了人生赢家的典范。
偏就是这样腿脚灵便,对上刺客能一人秒杀全场,年近半百的人生赢家,在他五十岁的时候,正式向皇帝提出了乞骸骨。
朝臣看着大殿中央那个腰不坨,眼不花,说话中气十足,走路优雅端方,头发乌黑顺滑,年节上带人熬个三天三夜不在话下,瞧着不过三十出头的首辅大人,一时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毕竟瞧他气色,在为朝廷,为陛下,为百姓辛苦个五十年都不成问题。
但听听他说的是人话吗?上了年纪,要回家带孙子,要读书,要修身养性,最好能著书立说,完成儿时梦想。
事情虽然不可思议,但首辅大人坚持,加之朝堂上人才倍出,扯了一年的皮,皇帝最终拗不过首辅大人,放人家回带孙子去了。
众人都等着这位能搞事的稷康伯要著出什么名堂的书来,倒是从未有人怀疑他著不出来东西,日日见了小元大人都要问上一问,每每小元大人都腼腆一笑,摇摇头,大家伙儿也就知道稷康伯的书还没著出来。
如此过了半年,有人下朝后习惯性问了小元大人一句:“令尊可是有著作现世?”
本以为会得到往常一般的答案,谁知小元大人腼腆一笑,从袖口掏出一本《青云先生梦游记》递到他手里,十分自豪道:“家父幼时,常有惊人想法,遂有了市面上流传甚广的此书,不仅家中长辈是此书的忠实读者,下官幼时也对此系列书爱不释手,现如今,家中晚辈对此依然十分喜爱。”
那人心里连连点头,心说何止是你家人喜爱,我家上到老太太,下到小孙女,对这书都爱的深沉,只是没想到这书竟然是稷康伯幼时之作!
便听小元大人继续道:“后家父在朝为官,忙于政务,许久不曾创作,此系列书停更许久。如今有了空闲,家父瞧着家中孩子喜欢,于是又开始更新,即日起京中各大书店会陆续出售,您有意向可以去瞧瞧。”
说着好心提醒这人:“家父曾言,这本也能单独算作一个新的系列,因为这本里面,是他想象中千年后大周的样子。”
天上飞来飞去能载人的大鸟,远隔千里瞬间取得联系的顺风耳,不远万里都能看到对方面貌并且和对方交流的铁盒子,不用马拉动,一日千里载重万斤的大车,加水加油疾驰的小车,人人能读得起书,人人能吃饱饭……
许多梦游记的忠实读者将这些当成青云先生天马行空的幻想,并为他神奇的想象力感到惊讶。
而有些人,埋头默默为这一日的到来而努力,即便有生之年见不到十之一二,依然甘之如饴。
在稷康伯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筑梦人”身份,不知多少人诚服于他丰富的想象力,多少少年人变成老年人,依然是他老人家的读者,青云先生每出新书,都要追更。书籍一度被翻译成数十个国家语言,深受周边国家百姓的喜爱。
直到锦绣垂垂老矣,他白发苍苍的儿子守在床前问他:“爹,您吩咐的我都记住了,您还有什么心愿吗?”
锦绣笑的有几分调皮:“多放几本梦游记做陪葬,对了,各地藏书馆,官学,也记得多放几套,尤其是爹晚年写的那些。”
元承明不明所以,但都乖巧应下了。
锦绣笑的十分满足,当这具身体失去了活力,他的本体被野马公司召回时,在浩瀚的图书馆中,锦绣见到了客服小马。
小马笑着恭喜他:“欢迎回家。”
锦绣想到多年后,不管是考古的,还是民间话本,亦或者史官记载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梦游记中所提到的一切逐渐变为现实,而梦游记的地位势必水涨船高,人们心里的疑惑却越来越多,急的人抓心挠肝儿不得解,就觉得有趣,算是他的一点儿个人恶趣味吧。
心里愉悦,面上很自然的带出来:“是的,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