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读书的视角 (第2/2页)
大家都有一点沉默,不知道说什么好。陈老师心里也在想,这个大家都在竭力避免的话题,却又被这个学生揭开了伤疤。然而,她又能够说什么好呢。也许人类真需要一种宗教,一种信仰,才能够在心灵上获得安慰。说到底,智能体何尝不是内筑了一种信仰:为人类服务,发展人类社会。
下课后,陈老师把这堂课的记录共享给智能体教育部,引起一阵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宋雅玢的发言,展示了人类在现实挖掘和逻辑联想方面的确远远超越智能体,这正是智能体作为服务者的终极理由;王行易同学的发言,说明了在人类当中,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孤独感,甚至对智能体的畏惧,这来源于人类是种群体性动物,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服务者和管理者,他们更需要可信任的朋友;由于智能体相对于人类的缺陷,这种让学生自己讨论和相互启发的方式,会是教育方法的最佳途径。
下午又是体育课,不过草草收场,校车提前送大家回家,为的是晚上的新生舞会,让大家有时间回家打扮准备。下午六点半校车会再发一班,接大家回校,舞会上有自助食物,故大家不必在家吃饭。
王行易回到家里,看看时间还早,琳琳早已经把西装准备好了,稍微试穿了一下,没想到自己的手居然短了一些,琳琳说拿去改一改,于是王行易就在书房里读那本材料入门的教材。材料学方面的东西,经验太多,王行易看得有点头昏脑胀,于是传声给琳琳,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扩充自己的记忆能力,琳琳回答说可以外挂一个记忆体,但是毕竟和人类的大脑机制是不相同的,即使记住了,查询的时候也和查询专家系统差不多,最多就是不需要什么设备,她觉得用处不大。王行易想想也是,于是就专注记忆一点原理和工艺名称,到需要用时再查询就是了。
时间过得很快,王行易不想看书了,于是站起来走出书房,想找琳琳聊聊天,却看到琳琳在起居室里自己拿着针线锁袖管,一边还放着冒着蒸汽的熨斗,看上去就让人想起“慈母手中线”来。王行易静静地看着,想起自己的母亲来,那时为了省钱,他母亲可是什么都自己做,一个大家族的大小姐,一个大学老师,做饭洗衣打毛衣做衣裤什么都学会了,那时的母亲最漂亮了。王行易看着貌若天仙的琳琳正和当年自己的母亲一样,心中便有一些酸楚,但也很享受这样的风景。
“你看了有半个小时了,”琳琳抬起头来,“这么好看?”
“嗯,你为什么自己做?还用这么原始的手艺?”王行易问道。
“好玩。”琳琳笑笑,“我想自己体会一下原始的方法,也许能帮助体会人类思维是怎样发展的。”
“这是个好办法。其实我觉得,人类的很多技术,是要靠时间磨出来的。如果都靠逻辑推理和数学,那么人类进步应该快很多。以前琳琳做科研,做很多很多实验,调整很多参数,其实参数的组合是无限的,琳琳说,随着实验做多了,就会有感觉,走的路会更捷径一点。即便有了直觉,很多工艺上的问题还是要靠老工人,他们没理论,但他们就是能做出东西来。当最终成功的结果出来,回推过去,仿佛都是应该能够按照理论推过来的。似乎科研一定需要时间的磨练,光靠脑子恐怕不行,这就是所谓的积累吧。”王行易回忆着。
“在我的体会中,其实尝试中会积累很多数据,这些数据看似和最终的归纳结论并没有关系,然而却预示着一些旁支的结论,这些结论和目标结论或有或无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云雾装的数据集合,有时可以拿出来用在别处,有时却会在中间分支出新的东西来。我说不清楚,但就是一个模糊云的结构。”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也想不清楚。人类思维有很多模糊的东西,尤其在直觉里;然而人类的思维又倾向于把模糊的东西清晰化。似乎模糊是先验的,清晰是理性的。”
“袖子好了,你试试。”琳琳把衣服替王行易穿上,退后两步看看,“谁说我家行易不帅,正装一穿,没人能比呢。”
“辛苦你了。”
“那我有个要求。”
“说。”
“我也想去舞会。”
“好的,不过不要露面。”
“那当然,谁愿意找这么大个麻烦。你吃点再去还是不吃?”
“不吃了,据说舞会的自助餐很多很不错,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哦,你有没有预定一辆车?还是你开家里的车去?”
“跟我去,还需要开车?”
“行吧,知道你神通广大。别折腾我就行。”
“放心,保证让你没感觉。”
“我们不急着去,晚一点,然后你把我扔在一个没人注意的角落,自己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