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技巧整合 (第2/2页)
○小提琴考级报名通常在寒暑假
暑将小提琴考试报名是六月份左右
可以考级,但比如说上来直接考4级,那得陆续把前面123级的曲子都拉一遍,然后再拉4级。
而且关于考级证书钱,比如第一次要考四级,也得把前3级每级的考级钱一起加起来,
相当于一次交考了4个级的钱,考完后也是一口气给你从一级到你考的级别的证书全一起给了。
○按弦
就跟撇石头一样,手指按上去后就不使劲了
拨弦不用手指头勾,不用胳膊够
单音就用手指头勾,拨和弦用下臂
○小提琴手身体上主要的特征
练久了后,摸左边放琴的肩头,骨头似乎更高出一截。
脖子因拉琴时有几处挨在琴身上,会留下一些痕迹。
手上按弦时间久了,左手指腹处会自然而然留下茧。
○练小提琴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抹松香时,从头慢慢抹到尾,来回至少六七次。
只是一两次上不去多少沫,你的小提琴声音会很吵。
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太多松香上上,所以摩擦的声音很刺耳。
通常至少1000元以上的琴声音才会悦耳一些,不过如果音准没问题可以凑合用。
每天刚练的时候至少拉十分钟空弦再拉,节拍器速度50,四拍从头拉到尾,再四拍拉回来。
胳膊本身就有四五斤的重量,不要刻意使劲儿往下压弓子,自然而然流畅的拉就行。
每根弦拉两个来回再换下一根,从最细的mi到la,re,sol。
一边拉一边在心里默念你拉的弦的音名,加深印象,之后才能只听声音直接调音。
手注意按弦时手背别紧靠在琴上了,换弦时,胳膊也要一起向上下台保持平行。
最后一点是一定要慢慢拉,脚下打拍儿一定要准,不能快或者慢半拍儿。
假如一段时间不拉,只要一周左右就足以让你倒退回lv0,只剩下脑内的基础知识和运弓方法不忘。
最后就是等你重新捡起来时,注意每天都要拉。
有空就一天至少两小时,没空,至少先拉十分钟空弦,还有来回和弦四根弦几分钟的练习,然后拉一小时。
两天不拉你的技术就会退步成刚拉不到一个月的水准。
——
还有就是你拉的时候肩膀有没有僵硬。
如果你平常节拍器开的太快。
脚下打牌儿和手上运弓跟不上,你的肩膀也会下意识僵硬,但这样的状态只会让你拉的更磕磕绊绊。
如果你很久没动了,再想重新拿起来——不要急躁,到时候就平常心,慢慢儿拉就好。
节拍器软件的速度开到40就好。等你渐渐一个多月熟练回来了,再先开到50。
○弱音器
通常买琴时会送一个小黑色的塑胶弱音器,但那东西效果比较小,还是正常买十多块20多块的吧
便宜没好货,至少十几块钱的,比起那个黑色小塑料的,插上能给你的音再弱上几倍。
○
运弓的手臂至少有5斤重,就像水龙头里的水不能塞在管道内部,而是要自然流出来时一样。
所以拉琴时也要注意放松,不要紧绷着肌肉,也不要太使劲往下压。
将重心放在弓子和琴上,而不是手肘处。
○热胀冷缩的琴弓
有些琴弓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比如说在有的屋子里拉的时候是正常琴弓。
有的房间因为湿度和温度的区别受到影响,弓杆会往里边儿弯,弓杆形成一个逆月牙的状态。
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一下——最上和最下边儿是平的,但越往中间弓毛离弓杆儿越近,都快靠上了,那能拉好吗?
空弦之类的还好,一到双音那就不好整了,严重影响实力发挥。
——
拉琴时主要是小臂和手腕动,大臂不要大幅度摆动。
在一天中没时间练琴时,至少拉上半小时以上空弦,与10分钟双音,揉弦。
速度要慢,建议为46左右,否则没意义。
慢弓像顶风,快弓像顺风
空弦一弓8拍速度慢慢来。
——
琴头处中间是原木料偏土黄的颜色,而不是和普通琴一样,下面被油漆一律全刷上了,这会影响琴的音色。
琴身上会有细密的竖杠,目测两个竖杠间的距离小于1cm,大概在0.5~0.3毫米左右,密密麻麻,看上去很多。
同时还有横着偏波浪状的纹路更多一些(不过普通1000多的琴上也有一些)
琴的背面像是白虎皮,只是形容,并不是白色的,也是偏土黄色的。
○
西方没有1000多的琴,中国1000多的琴显得黑色指板儿太粗,和6000多的好琴一比,明显粗了至少一圈儿。
虽然不能说的太绝对,也存在例外的情况。
但通常指板都是要偏细一些的,粗指板比细的每根弦之间的距离也会更大,所以按和弦时更麻烦一些。
——
扇形笔用来画树。
凡事先看清楚结构都是啥样再画。
——
○论什么叫带着感情的拉小提琴
雀食不好说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
就好像沉浸在曲子里面,不主动去想曲谱,就像条件反射似的演奏,自然而然的就把内容拉出来了,力度啊,揉弦速度还有勾弦什么的就直接很符合自己对曲子的理解那样演奏出来了
所以练习乐器就不能死记硬背谱面
每天都练是对的
因为你练来练去没有思考出自己对于乐器还有曲子的见解
也就是没有灵魂,就像机器一样
就比如说钢琴
一个天赋很高的初学者,学了几个月弹得和曲谱分毫不差
但是就是没有老手弹得好听
为什么呢,因为老手演奏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情感带入进去了,也许是不经意间加重了力度,也许是无意识的慢了1\/3拍
不是说和曲谱一模一样就是最好的
当然照着曲谱死记硬背演奏的一模一样也不是坏的
就看你自己怎么理解了
我:主要是他就一个名字和乐曲本身,所以我只是机械的练着,不知道他到底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之类的,蕴含什么感情。
可以这么说
我拿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来说
这首歌贝多芬创作的时候就已经聋了,他对象也离他而去
第一章威严冷酷,弦乐和管乐的力度很强,主体急促,像是在一声巨响后的余韵
就像是在诉说贝多芬自己的悲惨经历
第二章多用铜管演奏
曲子力度减弱,音区频繁交换,音调压抑
像是再说命运的残忍
第三章就是回归第一章,但是有一点点变化,好像有点盼头了的那种感觉
第四章我就不说了,一边回想一边打字有点麻烦
总之呢
作曲和演奏时带入的情感是很重要的
演奏的时候那种被情绪带动感觉很重要
主动被情绪控制,演奏力度,渐快渐慢的速度还有音调
但是不能太抽风
这种玩意真不是语言好形容的
你就是问你的老师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能自己感受,多听别人的演奏,感受别人在演奏时带入的东西
听完仔细回味,因为能切实的体会到作曲者写入曲子的情感